正确答案:

每壮艾炷不必燃尽,燃剩1/4时应易炷再灸

C

题目:下列有关瘢痕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项,对于鉴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无意义的是( )
  • 有无发热

  • 解析: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均可以发热,故选E,不同点是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故选E。

  • [单选题]治疗消渴并见视物昏蒙,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应首选
  • 杞菊地黄丸

  • 解析:视物昏蒙,耳鸣耳聋为肝阴不足,治以养肝明目,故选B。

  • [单选题]升浮药物多用治的病证是
  • 太阳经证

  • 解析:升浮药能上行向外,有升阳举陷、解散表邪、透发麻疹、托毒排脓、涌吐、开窍、散寒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的宜用升浮药。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vjj0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药学(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执业药师(中药)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