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脾、淋巴结肿大 病因去除后造血可恢复正常 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及幼稚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BCDE

题目:骨髓外造血具有的特点是

解析:BCDE。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临床上将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类型分为若干型,以下哪种除外
  • 全身播散型


  • [单选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下列哪种因子缺乏
  • Ⅴ因子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猩红热皮疹的特点
  • 最先出现于面部


  • [单选题]12岁女孩,3天来出现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呼气烂苹果味,继而出现昏迷。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多选题]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
  • 婴儿期

  • 解析:答案:A

  • [单选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入侵途径可有多种,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 由胃管滴入受到污染的乳汁

  • 解析:C。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的病死率为5%~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生后,由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的病原体引起。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693e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计划生育(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中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