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成人活动时主要表现为β波

B

题目:下列对脑电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在婴儿的枕叶常可见到0 .5~2Hz的δ慢波,其频率在整个儿童时期逐渐增高,A错 。成人活动时主要表现为β波,B对C错 。临床上,癫痫患者或皮质有占位病变(如肿瘤等)的病人,其脑电波常发生改变 。例如,癫痫患者可出现异常的高频高幅脑电波或在高频高幅波后跟随一个慢波的综合波形,D错 。α波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β波),这一现象称为α波阻断,E错 。故本题答案为B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是( )。
  • 对病人义务和对社会义务的统一

  • 解析: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是对病人义务和对社会义务的统一。

  • [单选题]关于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百分位数法,其原理和制作过程与离差法完全相同

  • 解析:此题以理解掌握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概念为重点。 百分位数法和离差法均是评价生长发育的常用方法,但两者的理论依据并不相同。前者是以百分位数的序位划分发育等级,适用于正态或偏态分布的发育指标;后者则采用标准差与均值距离的远近划分等级,一般只适用于正态分布的指标。因此,E项说法是错误的。B项所示的相关回归法,由于同时考虑了体重和胸围对身高的因变关系,所以不仅可以反映身体的发育水平,也可以反映身体的匀称程度。

  • [单选题]人类嘧啶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是
  • β-丙氨酸

  • 解析:胞嘧啶脱氨基转变成尿嘧啶,后者最终生成CO2、NH3及β-丙氨酸。胸腺嘧啶最终降解为β-氨基异丁酸。

  • [单选题]对患有不治之症又极度痛苦的患者,停止采取针对病因的人工干预方式,缩短痛苦的死亡过程属于
  • 消极安乐死

  • 解析:本试题是考核对各种死亡方式,特别是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概念理解的考题。安乐死是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死亡已经逼近且非常痛苦的患者,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以实现尽可能无痛苦状态下满足其结束生命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方式。根据安乐死实施中"作为"与"不作为"又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前者是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医生用药物等尽快结束患者痛苦的生命,让其安宁、舒适地死去;后者是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停止或撤销其治疗和抢救措施,任其自然死亡,即不以人工干预方法来延长患者痛苦的死亡过程。根据上述概念,本试题的正确选择是消极安乐死(C),并排除了A、B。至于D不属于死亡,而E有人称非自愿安乐死,故D与E也可排除。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8nz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执业药师(西药) 医学检验(师) 全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