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氯化铵
C
题目:尿液是人体泌尿系统排除的代谢废物,正常人每日排出尿液1000~3000ml;其中97%为水分,而在30%的固体物质中,主要含有有机物(尿素、尿酸、肌酐等蛋白质代谢产物)和无机物(氯化钠、磷酸盐、硫酸盐、铵盐等)。
解析:2.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值降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
部位固定
刺痛
夜间痛甚
[多选题]医嘱审核对临床药学人员的要求有
扎实的临床与药学专业知识
良好的医护患沟通能力
一定的查阅文献与学习能力
[多选题]关于烟酸,叙述正确的是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可减少辅酶A的利用
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
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
扩张周围血管
[单选题]每次诊脉的时间应不少于( )
1分钟
[多选题]注射磺胺嘧啶的三条守则是
用生理盐水,并应注意溶液pH值
用量为200ml,检查澄明度
2小时内滴完,注意滴速,观察反应
[单选题]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
暴饮暴食
[多选题]下列药物能用于治疗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是
普萘洛尔
维拉帕米
腺苷
奎尼丁
普鲁卡因胺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的首选药是维拉帕米,也可用普萘洛尔,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效。腺苷主要用于治疗折返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多选题]下列有关注射剂灭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注射剂在121.5℃需灭菌30分钟
滤过灭菌是注射剂生产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解析:注射剂是灭菌制剂,所以灭菌操作是注射剂生产中的重要步骤。注射剂的灭菌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压灭菌,可分为115℃30分钟,121.5℃20分钟,126.5℃15分钟3种方法。注射剂的灭菌效果十分重要,灭菌应杀灭注射液中全部微生物。灭菌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药液的pH值与杀灭微生物有密切关系,中性溶液中微生物耐热性最强,碱性溶液次之,在酸性溶液中微生物最不耐热。注射液生产以后应在12小时以内灭菌,以保证灭菌完全。为了保证注射液不因热压灭菌而降低药效,应尽量降低灭菌温度和缩短灭菌时间。
[多选题]药品分装室应装备有
空气净化装置
低臭氧紫外灯
药品储藏装置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m0rv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