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夜间因疼痛醒来

E

题目: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中,不会出现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理解。早饱、餐后饱胀,均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症状。因早饱、食欲减退影响进食量可以导致消瘦,部分患者也可以短期内症状加重而呕吐。但患者不会在睡眠情况下因疼痛而醒来。所以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最主要的三种凶险症状为
  •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 解析:患者持续高热,增加脑细胞耗氧量,加重患者的脑缺氧。脑缺氧和脑水肿可引起频繁惊厥或抽搐,这又进一步加重脑缺氧,形成恶性循环。乙脑患者较长时间的脑缺氧、脑水肿还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严重的脑水肿引起脑疝,可引起迅速的中枢性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严重者可引起外周性呼吸衰竭。所以B正确。乙脑患者很少引起循环障碍而导致循环衰竭。

  • [单选题]中间综合征常发生在有机磷中毒后
  • 24~96小时

  • 解析:中间综合征: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病变前,约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综合征"

  •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发热、咳嗽、流涕2周后热退,但又出现胸闷、心悸,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偶闻早搏。心电图:低电压,T波低平。心肌酶谱检查CK-MB80U/L。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病毒性心肌炎

  • 解析:本例为年轻女性,有前驱感染史,出现胸闷、心悸,心率增快,心电图出现心律失常,心肌酶升高等,首先考虑为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为:①发病前1~3周有感染的前驱症状;②心律失常,以房性与室性期前收缩及房室传导阻滞多见;③心率可增快且与体温不相称。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是特异性心肌损伤标记物,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心肌细胞内,一般不能检测出,当出现大量心肌细胞破坏时,CK-MB释放入血,血中查CK-MB增高。执业医师考试中涉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的疾病主要有急性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

  • [单选题]男,76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加重1个月,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冠心病病史5年,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查体:BP150/90mmHg,左足苍白,左足及左下肢皮温明显降低,左足背动脉、腘动脉搏动消失,左股动脉可触及搏动,最可能的诊断是左下肢( )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解析: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从而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可发生于全身各主要动脉,多见于腹主动脉下端和下肢的大中动脉。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主要临床表现:(1)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2)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3)感觉异常。(4)患肢疼痛,早期起因于血管壁炎症及邻近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以后因动脉阻塞造成缺血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5)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6)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7)患肢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出现反复发生的游走性浅静脉炎。(8)患肢末端严重缺血,产生干性坏疽,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 [单选题]有关结肠癌的描述,正确的是
  • 浸润型癌多发生在左半结肠,易引起肠腔狭窄

  • 解析:浸润型癌多发生在左半结肠,易引起肠腔狭窄,描述正确,其余都错误。

  • [单选题]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 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 解析:A为伤寒,B为阿米巴,C为痢疾,E为胃癌。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解析: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不会有明显的躯体疾病,所以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不属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选D。

  • [单选题]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证是
  • 真菌性心内膜炎

  •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难治性心力衰竭,其他有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尤其是真菌性和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心内膜炎。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mgnm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推拿学(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中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