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黄连

A

题目:患者,男,21岁。近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胁隐痛,见咽干口燥,烦躁易怒,劳累加重,舌红少津,属慢性肝病(如肝硬化)症,中医辨证论治之后开处方护肝片。

解析:护肝片的药物组成为:柴胡、板蓝根、猪胆粉、茵陈、五味子、绿豆。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
  • 失血过多

  • 解析: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包括:①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②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药物和其他原因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消耗过多: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低温麻醉等。

  • [单选题]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复诊查痰的时间安排是
  • 治疗满2、5、6个月时

  • 解析:查痰的目的是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状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初治肺结核患者应在治疗满2、5、6个月时,复治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满2、5、8个月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注射期每个月、非注射期每两个月均需复查痰涂片和培养。

  • [单选题]关于口服给药,说法错误的是( )
  • 维持有效血液浓度时间短


  • [单选题]下述那种传染性疾病易继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 猩红热

  • 解析:猩红热易继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 [单选题]关于痈的治疗.正确的是
  • 做“+”形切口切开引流

  • 解析:痈的治疗包括:①及时使用敏感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或者使用一周更换用药品种。②初期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敷,鱼石脂软膏、金黄散等外敷。③表面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时需要及时切开引流。做“+”或“++”形切口切开引流,切口边缘应超出病变边缘皮肤,清除脓液及失活组织;然后填塞生理盐水纱条,外加干纱布绷带包扎。④唇痈不宜切开,以防感染扩散。本题无论是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难度都不大。需要关注的是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属于历年考试重点。A选项,热敷可使感染扩散;B选项,表面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时需要及时切开引流;D选项,切口边缘应超过病变边缘皮肤;E选项,切口应深达深筋膜(不是深筋膜深面),尽量清除脓液及失活组织。

  • [单选题]B型胃炎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解析:B型胃炎又称慢性胃窦炎,己明确绝大多数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仅少数由于其他原因。

  • [单选题]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观点的是
  • 孙思邈

  • 解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沦大医精诚》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提出“精研方术”“知人爱人”。

  • [单选题]患儿,1岁。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咽痒,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宜选用的治法是
  • 疏风散寒,燥湿止泻

  • 解析:风寒泄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咽痒。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其治法为疏风散寒,燥湿止泻。故选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wp6k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畜牧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