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最新的证据支持偏头痛机制为皮质扩散性抑制

A

题目:下列关于偏头痛的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A.多点突变在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中的最新研究发现,偏头痛和它的变体可能是通过阵发性的离子转运机制紊乱造成的。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相关的突变使大脑更容易受到由于突触过度释放谷氨酸,或从突触间隙谷氨酸钾去除减少,持续性钠流入导致的长时间的皮质传播抑制。 B.阻止皮质扩散性抑制已成为预防治疗偏头痛的目标。长期应用β阻断剂、丙戊酸钠、托吡酯、麦角新碱或阿米替林减少钾诱发皮质扩散性抑制的数目,升高诱发大鼠皮质扩散抑制的电刺激阈值。最近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成像研究也指出沉默的皮质扩散性抑制是基本机制之一。皮质扩散性抑制的重复波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有害影响,并可能导致脆弱大脑区域(如易感个体的小脑)的静息缺血性病变。 C.RLS和偏头痛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卵圆孔闭合后偏头痛症状消失或改善进一步支持两者的关系。尽管如此,该机制以及其因果关系的问题需进一步的阐明。 D.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包括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产生疼痛的头盖骨结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末梢性疼痛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
  • 脑神经损害


  • [单选题]关于辣椒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上都正确


  • [单选题]暴喜过度,临床常见的症状有( )
  • 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 [单选题]在群体研究中,主诉疼痛的女性()
  • B,C和D

  • 解析:疼痛的性别差异已经被研究透彻,而且最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似乎支持这一结果。女人比男人表现出更频繁和严重的疼痛,在某种程度上,激素因素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心理差异似乎也发挥了作用。相反,女性对康复和多学科介入治疗比男性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

  • [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镰状细胞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当发生急性血管堵塞时,通常推荐三环类抗抑郁药

  • 解析:A.镰状细胞贫血是美国最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在非裔美国人中的发病率为0.3%—1.3%。当发生血管阻塞危象时,疼痛伴随而至。血管阻塞危象的发生频率无法预测,可从数年发生1次至1年发生数次或1个月发生数次不等。当微小血管被镰刀红细胞阻塞时,阻塞部位发生疼痛。此类型疼痛通常发生于幼龄儿童的肢端小骨或大龄儿童的腹、胸、长骨、腰部。 B.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于起效速度慢,并不作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血管阻塞危象时镇静药物的选择,但可作为频繁发作患者长期镇静药物的选择。 C和E.虽然毒麻药物的使用会带来诸如呼吸抑制、(由呼吸抑制所引起的)肺不张及肺局部通气不良等并发症,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为缓解重度疼痛的良药。然而对于这些遭受非毒麻类药品治疗无效的疼痛折磨的患儿们,不恰当的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觅药行为及严重精神社会问题。 D.血管阻塞危象所引起的疼痛爆发可由低氧、寒冷、感染、低通气引起,可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前驱期:患者通常自觉感觉异常、麻木。此期最早可发生于血管阻塞危象爆发前2天,在此期循环中的镰状红细胞数目增多。(2)初始期:持续1—2天,患者疼痛、全身无力,伴随精神上的恐惧及焦虑。(3)确立期:此期疼痛持续3—7天,伴有红肿热痛、白细胞增多等炎症反应。

  • [单选题]当"三阶梯方案"治疗无效时,可选用哪种有效方法治疗癌痛?(  )
  • 选择性神经阻滞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z7974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儿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