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糖明显降低,氯化物降低,蛋白质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淋巴细胞为主

C

题目: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表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6岁,2年前发热、稀便后,右下肢不能行走,经治疗后热退,但患肢跛行至今。现在患肢肌力Ⅱ级,足下垂,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灰质炎瘫痪期的主要特征为
  • 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感觉存在,有发热


  • [单选题]生后5个月内婴儿作右心导管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可靠依据是
  • 右心房血氧含量增高

  • 解析:D。右心导管检查时导管易通过缺损由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腔静脉血氧含量。

  • [多选题]检查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7秒,病人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4g/L。抗核抗体:阴性。静脉肾盂造影示肾影稍大,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下腔静脉造影(从右股静脉送入F4造影管)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人口处以下长约3.5cm。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措施是什么
  • 输注肝素

    口服潘生丁(双嘧达莫)

    活血化瘀中药

    静脉滴注蝮蛇抗栓酶

  • 解析: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定量增高这一提示,该患儿目前处于高凝状态。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说明该患儿有下腔静脉的血栓形成。鉴于患儿的高凝状态,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抗凝治疗。可用于抗凝治疗的药物很多。本答案中第B、D、E、G项均是可选择的药物,所以是正确的。显然,大量维生素C及扩张血管剂654-2对本病血栓形成的治疗无帮助,所以是错误的。至于低分子右旋糖酐,虽然对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但本例患儿已经产生了下腔静脉这样的大血管血栓,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已难以改变,故第一项属无效答案。感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但本例并没有提示该患儿目前有感染的情况,因此,第H项属可选可不选。

  • [单选题]首选的治疗方法
  • 全反式维甲酸


  • [单选题]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 心力衰竭

  • 解析:严重溶血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携氧能力下降,引起高排性心力衰竭,但不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zd065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急诊医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CT技师 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