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液状石蜡

D

题目: 水丸习称水泛丸,系指饮片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含5%以下炼蜜的水溶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的大小规格,传统多以实物为参照描述,如芥子大、梧桐子大等。现则规定一定丸粒数的重量或每丸重量,如梅花点舌丸每10丸重1g、麝香保心丹每丸重22.5mg。

解析:本题考点是水丸的特点和常用的赋形剂。水丸的特点:①丸粒较小,表面光滑,便于服用,不易吸潮,利于贮存;②可根据药物性质分层泛丸。将易挥发、刺激性等药物泛入内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或将缓释、速释药物分别泛入丸剂内、外层,制成长效制剂;③较易溶散,吸收、显效较快,尤适于中药解表和消导制剂;④生产设备简单,可小量制备或大量生产。⑤多采用饮片细粉泛制,易引起微生物污染;药物的均匀性及溶散时限也较难控制。水丸的常用赋形剂:①水,最常用的赋形剂。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溶解药粉中的黏液质、糖、胶质等成分而诱发黏性。处方中某些引湿性、水溶性药物或毒剧药、贵重药,可先溶解或分散于水中,再与其他药粉制丸。应使用制药纯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等)或新沸冷开水;②酒,酒润湿药粉产生的黏性较水弱,当水为润湿剂泛丸黏性过强时,可用酒代替之。酒味甘、辛,性大热善行,具有活血通络、引药上行及矫腥除臭等作用,尤适于舒筋活血类方药。此外,酒有助于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的溶出,且具有一定防腐能力,又利于成品干燥。常使用白酒或黄酒;③醋,除发挥润湿、诱导药粉黏性作用外,醋有助于增加药粉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利于吸收,提高药效。同时醋味酸、苦,性温,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行水消肿、矫味除臭及引药入肝等作用,因此入肝经、活血散瘀止痛的药物制备水丸时,常选用米醋(含乙酸3%~5%)作赋形剂;④药汁,纤维性强的植物药(如大腹皮、丝瓜络等)、质地坚硬的矿物药(如磁石、自然铜等)可制成煎液供泛丸用;浸膏、胶类及乳香、没药等树脂类药物或可溶性盐(如芒硝等)等,可溶解后作黏合剂;竹沥、乳汁、胆汁等可加水适量稀释后使用;鲜药(如生姜、大蒜等)可榨汁用以泛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药品批发企业的仓库应划分为以下专用场所
  • 待验库

    合格品库

    不合格品库

    发货库

  • 解析:仓库有合理的功能分区。仓库应划分为待验库、合格品库、发货库、不合格品库、退货库等专用场所,经营中饮药片的还应划分为零货称取专库。各库区应设立明显的标志。故选ABCD。

  • [单选题]木通的气味是
  • 气微,味微苦而涩

  • 解析: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药材呈圆柱形,常稍扭曲,长30~7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星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苦而涩。答案选A

  • [单选题]赫依属五元之
  • 解析:蒙医药三根分别为“赫依”、“希日”、“巴达干”,是人体的本基。蒙医用三根的动态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其中,“赫依”属五元之气,中性,是生命活动(包括语言思维)动力的支配者;“希日”属五元之火,是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巴达干”属五元之土和水,是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故此题应选C。

  • [单选题]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 解析: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 [多选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检查项目包括
  • 异常毒性

    过敏反应

    溶血与凝聚

    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降压物质

  • 解析:本题考点是注射剂的安全性检查项目。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过程中必要时需进行相应的安全性检查,如异常毒性、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降压物质、热原或细菌内毒素等,均应符合要求。所以选择ABCDE。

  • [单选题]具有涩肠敛肺作用的药物是
  • 乌梅、五倍子

  • 解析:乌梅来源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味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本品酸能涩敛,平而不偏,既入肝、脾经,又入肺与大肠经。上能敛肺气以止咳,下能涩大肠以止泻,并能收敛以止血。又因酸味独重,还善安蛔、生津。功效为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五倍子来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本品酸涩收敛,寒可清降,既入肺、肾经,又入大肠经。善敛肺、涩肠、敛汗、固精、止血、敛疮,兼降火,适用于多种滑脱之证,兼热者尤宜。功效: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答案选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zd43k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辽宁初级中药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MRI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