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高钙血症

B

题目:关于呋塞米的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低血钾,高尿酸血症,耳毒性,腹痛、腹泻是呋塞米的不良反应,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药物经肾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药物经肾小管的分泌是主动转运的过程

    肾小管对药物的再吸收属于简单扩散过程

    影响肾小管再吸收的主要因素为尿量和尿液的pH

  • 解析: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为:(1)肾小球滤过:大多数药物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它们经血流到达肾脏后,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有的药物与蛋白结合,则不能经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排泌指的是肾小管能将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类),由血流转运入肾小管腔,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在近端小管,存在着两种转运机制:①转运有机阴离子(某些弱有机酸);②转运阳离子(某些弱有机碱)。如两种药物合用,通过同一转运机制从肾小管排泄,则它们在转运系统上发生竞争,从而干扰药物的排泄。如青霉素,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其中90%通过肾小管排泌,仅10%由肾小球滤过,丙磺舒参与此种主动排泌机制,与载体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物,阻碍了青霉素的排泌,使青霉素血药浓度提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提高。(3)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盐和水有60%~80%在近端曲管被重吸收,使该处原尿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高出2.5~5倍,因而形成一种由肾小管向血浆被动扩散重吸收的驱动力量。脂溶性高者,易透过生物膜,易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由肾小管重吸收,而血浆中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脂溶性低者,则难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排泄增加,血浆中药浓度维持时间缩短。在肾小管中,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解离型脂溶性低,非解离型脂溶性高。药物的解离度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的解离度小,脂溶性较高,易于被动扩散重吸收,排泄慢,维持作用时间长。药物从肾脏排泄的过程相当复杂,许多因素影响药物的肾脏排泄率。药物分子量大小,决定它通过细胞膜孔的能力;药物极性高低和解离常数大小以及内环境pH值等因素,决定药物扩散、通过膜的能力和数量;肾血流量及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影响它的肾小球滤过数量和清除速度。尿流速度的快慢,将对药物在肾小管的被动扩散过程产生影响。故选ACD

  • [单选题]化学药、中成药处方,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几种药品
  • 5

  • 解析:本题考查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化学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 [单选题]关于化学药物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联合应用2种相同类型的化学药物,疗效相加

  • 解析:可静脉滴注、口服、肌内注射或肿瘤内注射;大剂量冲击治疗毒性较显著;目前常用中剂量的间断治疗;联合用药可同时给药或序贯给药是对化学药物的应用的正确描述,故选D

  • [多选题]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有
  • 未明病原菌的细菌性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

    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较长期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

  • 解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①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④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⑤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药物可联合应用。

  • [多选题]《中国药典》规定,青霉素钠(钾)的检查项目包括
  • 吸光度

    青霉素聚合物

    水分

    细菌内毒素

    无菌

  • 解析:《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青霉素钠(钾)的杂质检查项目包括吸光度、青霉素聚合物、水分、结晶性、酸碱度、有关物质6项内容。

  • [单选题]患者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咽干舌燥,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 )
  • 阴虚感冒


  • [单选题]治疗热厥证的主方是( )
  • 四逆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zelr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分泌(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护士资格证考试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