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杨梅舌

D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的是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潜伏期不定,多为10天,儿童为4~15天,青年可达30天。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波动于39℃左右,偶有40℃者。发热持续一周左右,但中毒症状较轻。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之一,故又称“腺热病”。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一般第1周就出现,第3周渐缩小。淋巴结一般分散无粘连,无压痛,无化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腹痛等。多数患儿出现咽痛,扁桃体肿大,陷窝可见白色渗出,偶可形成假膜。脾大常见,一般在肋下2~3cm可触及,同时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肝大多在肋下2cm以内,常伴有肝脏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如丘疹、斑丘疹或类似麻疹及猩红热皮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五迟五软肝肾亏损证的治法是( )
  • 补肾填髓,养肝强筋

  • 解析:五迟五软肝肾亏损证, 治法:补肾益气,滋阴填精。方药:六味地黄丸合补天大造丸加减。

  • [单选题]胃气败绝时的脉象是( )
  • 弦脉

  • 解析:弦脉:如按琴弦,绷得较紧,端直而长,直起直落。弦脉是肝胆病的主脉,肝为刚脏,病则经脉筋经紧急,所以脉端直而弦。痛证脉也多现弦象,因胃腹痛多是肝气横逆克伐脾土所致。此外,痛证多由寒邪引起,寒主收引,使经脉绷急,故脉弦。痰饮停留在肝经所过的两肋,称为悬饮,也现弦脉。现代称的动脉硬化的病人,更是典型的弦脉。

  • [单选题]气滞血瘀的病证其脉象常见
  • 涩脉

  • 解析:涩脉主精血亏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 [单选题]对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兼有瘀滞者,多选用的药物是( )
  • 蒲黄、茜草

  • 解析:蒲黄收敛止血,活血祛瘀。用于呕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等症。茜草凉血止血,行血祛瘀。用于各种出血症。

  • [单选题]在传染科工作,以下做法是适当的( )
  •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治疗

  • 解析:在传染科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以及患者乃至社会的安全。

  • [单选题]患者,女,71岁。肥胖体质,头晕头痛,突遇变故,胸部刺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脉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 人参

  • 解析:人参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用于气虚欲脱、脉微细,肺虚气喘,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胸腹胀满,以及久泻脱肛,消渴,热病耗伤津液等症。

  • [单选题]以下病机中是以阴阳失调来阐释实热或实寒的是
  • 阴阳偏盛

  • 解析:实热证,是指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在阴阳失调上,可看作阳偏盛。实寒是以寒邪盛为主,正气不虚的病症,可看作阴偏盛。阴阳偏盛,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 [单选题]猪苓汤与五苓散两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
  • 泽泻,猪苓

  • 解析:猪苓汤的组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五苓散的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zmr6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药学(师)(代码:201)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