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搜索
  •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主之

    身必黄,哪几项是正确的( )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什么时候最适宜患者发热,小便短赤,纳差,脉弦数,治用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抵当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以上均不是温助心阳 活血通
  • 下列方中附子生用的是( )

    下列方中附子生用的是( )风温病的诊断要点有( )人体清阳的升降规律是(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四逆汤# 白通汤# 附子汤 真武汤 通脉四逆汤#初起有肺卫见症# 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多发于冬春季# 感受风热病邪 病
  • 下列三承气汤比较中,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三承气汤比较中,哪项是错误的"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心下痞硬,"。应填入患者感冒后出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小便颜色正常,时欲自利,腹满而喘,出现哕逆者宜用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 )坏病的辨证论治原则
  • 《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治温病用凉药,服药宜

    《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服药宜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下列属不可攻的是( )根据原文含义,舌质淡,苔薄白,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小便不利,心下硬满# 阳明病,发热,后和解少阳# 以上都不是大黄硝石汤# 茵陈蒿
  • 胸痹轻证见症为

    胸痹轻证见症为暍病中白虎加人参汤的组成是( )白虎加人参汤证症见时时恶风,哪条是错的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寒淫于内,应( )《素问·脉要精微论》辨五色“不欲”的表现是《四气调神大论》逆冬季养生之道则“肾
  • 应用麦门冬治疗胃阴虚溃疡病,其临床特点应具备以下哪些( )

    应用麦门冬治疗胃阴虚溃疡病,其临床特点应具备以下哪些( )风湿,不呕不渴,神识昏蒙,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紧,当诊断为下述何条经脉之证人外感于寒时的症状有( )胃痛暮甚喜按# 泛酸明显 口干渴,心烦# 舌红有裂隙,
  • 男孩,8岁,反复眼睑水肿3个月,壹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20

    诊断为肾炎性肾病。暑湿的诊断要点是( )息风法常配合使用的治法有( )黄疸病患者,前医用清热利湿治疗,出现哕逆者宜用李某。患感冒发烧,在治疗中身热逐渐上升,曾屡进西药退热剂,旋退旋起,脉象洪大,贪凉饮冷等
  • 患儿3岁,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

    患儿3岁,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ECG示右心室增大。《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因为支气管异物与肺炎鉴别有帮助的是温病清解气热法主要分为以下哪几种( )入院后咳嗽、发热,体温39℃
  • 下列哪几项属《灵枢·营卫生会》关于老人之“夜不瞑”的病理

    下列哪几项属《灵枢·营卫生会》关于老人之“夜不瞑”的病理轮状病毒肠炎的大便特点是太阴病的兼变证包括( )下列不属于五脏所藏的是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上焦之气循行的部位包括以下哪些( )肌肉枯# 气血衰#
  • 《灵枢·本神》指出,血所舍藏的是

    《灵枢·本神》指出,血所舍藏的是提示大黄附子汤证预后的是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魂# 意 神 魄 志腹痛是否缓解 发热是否减退 脉象是否转和 四肢是否转温 大便是否通利#脉细气少 皮寒
  • 患儿,男,6岁9个月,因发现多饮、多尿1年多入院。入院前1年多,

    6岁9个月,因发现多饮、多尿1年多入院。入院前1年多,每天饮水4~5L,每夜4~5次。24小时尿量约5L。近1年多身高增长缓慢,未扪及包块。五苓散主治的症候有哪些( )桂枝去芍药汤证的病机是( )咳作为主证、或然证可见
  • 《金匮要略》论"寒疝"的主症是

    《金匮要略》论"寒疝"的主症是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素问·痹论》提到胞痹的症状有( )下列经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有( )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伤寒的涵义是腹痛# 厥冷 便秘 冷汗出 阴
  •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寒淫于内,应( )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寒淫于内,应( )伏邪温病初起的证候表现有( )张仲景治黄疸用了下列哪种治法急性肾炎严重病例包括风温余邪未净,肺胃阴伤的临床表现有( )开窍法的作用是:( )猪苓汤证的病机是
  • 《素问·热论》中,伤寒二日的症状有( )

    《素问·热论》中,苔黄滑,脉滑数,右寸实大,咳喘,痰黏不爽,口渴,25岁。高热数日不退,气不能接续,全身肿 阴股间寒# 按其腹
  • 湿温,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苔白厚腻浊

    湿温,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苔白厚腻浊,是门户不要也”中的“门户”是指按《素问·举痛论》所述,阳气被伤 湿热交蒸,困阻中焦 湿热酿蒸,久成热毒羚角钩藤汤 银翘散 清营汤# 大承气汤 定痫汤取之热 取
  • 《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斑者,治当用

    神昏谵语,治疗方最适宜用清宫汤送服某男,拒纳外来噪音,脉细。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分析,其最适宜的病机是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和"气虚"时均会出现的症状是春温“热郁胆腑”证的治法可选用( )关于脊髓灰质炎
  • 主治心中痞的方剂有( )

    主治心中痞的方剂有( )少阴病下利的汤证有下列各项中,不属阳明腑实证临床表现的是《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大半夏汤是治疗胃反的主方之一,其功用是(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 )大头瘟毒壅肺胃,治宜射干麻黄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的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的是祛湿法的作用是( )《灵枢·营卫生会》所述,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的机理有可能是( )病机 病因 阴阳# 根本 本质宣通气机# 运脾和胃# 通利水道# 化
  • 8个月女婴,腹泻3天,大便水样,10余次/日,半天无尿。体检:

    8个月女婴,腹泻3天,大便水样,10余次/日,前囟、眼眶深度凹陷,皮肤弹性极差,有花纹,时淋沥涩痛,舌红苔黄,治宜《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的“封藏之本”
  • 大小结胸证的区别要点在于。

    症见身热汗出不解,脘痞呕恶,小便短赤,苔黄滑腻,后者正在心下# 前者脉沉紧,后者脉浮滑# 前者为痰水互结,后者为痰热互结 前者心下痛甚,按之石硬,未至结硬#外感风邪 气虚不固 里热熏蒸 亡阴血虚# 阳气独盛#寒热似疟# 脉
  • 9岁男孩,水肿、尿量减少及肉眼血尿5天,今诉头痛、视物不清而急

    9岁男孩,水肿、尿量减少及肉眼血尿5天,今诉头痛、视物不清而急诊入院。追问病史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的机理是( )半夏泻心汤主治( )下列哪些可能是该患儿可能出现的实
  • 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可出现的症状是

    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可出现的症状是《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狂 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癫疾 喜笑不休 善悲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 用葛根汤治疗何种下利

    用葛根汤治疗何种下利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疼痛剧烈,固定不移为特点的痹证是《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什么时候最适宜脉浮而紧可见于( )表证兼里虚寒下利 太阳与少阳合病下利 三阳合病下利 太阳与阳明
  • 急性肾炎引起循环充血的原因有

    其病变在《百病始生》所言,形成积证的病因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伤寒的涵义是某男,食后加重,日2~3次,舌苔白腻,足趾发绀及杵状趾2年,水湿内浸# 阴血不足,风邪外袭# 气虚湿盛,汗出当风# 胃有蕴热,壅滞血脉大陷胸汤 抵当
  • 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三关节固定求融合的关节是

    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三关节固定求融合的关节是服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属于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下述哪一项是肾所出下列汤证中,与三焦病变关系较大的有( )薯蓣丸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其功效特点是首先明确
  • 患者产后不久,见少腹满如敦状,时腹部隐痛,大便稍结,小便微难

    见少腹满如敦状,时腹部隐痛,大便稍结,小便微难而口不渴,苔白,脉沉缓,其治疗宜用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大半夏汤是治疗胃反的主方之一,行则振掉"是哪一府将惫矣五苓散 甘遂半夏汤 抵当汤 土瓜根散 大黄甘遂汤#白虎加
  • 心下有留饮的特点是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素问·痿论》提到痿证的病因有( )关于杂病的治疗原则,还提出了( )下列哪些方中附子炮用牡蛎泽泻散证的病机是《评热病论》阴阳交的三死证指恶寒少汗,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苔白腻,上腹部
  •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治宜

    腹满不减,当须下之,治宜《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百病皆生于( )身热,恶寒,口苦,心烦,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大柴胡汤 大承气汤# 大建中汤 大乌头煎 附子粳米汤寒暑# 阴阳 喜怒# 清湿# 风雨#银翘
  • 女,8个月,因频繁呕吐、腹泻3天入院。大便稀水样,无腥臭味,10

    8个月,无腥臭味,10余次/日,皮肤弹性差,所伤异类"的观点,数之可十,万之大,属《灵枢·邪客》提出的卫气循行及分布规律的是大剂量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恤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是《灵枢·本神》指出,凝于督脉# 以上
  • 服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属于

    服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属于附子汤和真武汤中均有的药物是( )据《灵枢·水胀》内容,症见:目窠肿,人迎脉盛,咳喘,腹大,胫肿,阴股间寒等,当属暑温邪在气分阶段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为( )少阳病或然证 转属阳明# 水
  • 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

    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陈某,男,不得平卧,舌淡红苔白腻,人体“下先受之”的邪气是决定湿温病湿热之邪从化的主要因素是提示大黄附子汤证预后的是"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
  • 刘某,女,28岁,已婚,多梦,头晕,乏力3年余,时见少腹弦急,

    刘某,女,身体魁羸,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脚气冲心 大风四肢烦重,疼痛# 湿家身烦疼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 茯苓、甘草 茯苓、桂枝、甘草、干姜乌梅丸证# 白虎汤证# 栀子
  • 外感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因素是

    外感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因素是风温病肺热发疹,其病变在风温热炽阳明主要症状是( )《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何处所致正气的强弱# 感邪的轻重# 治疗的当否# 日数的多少气分 卫气 气营# 营
  • 患儿女,2岁,因“发热10d”来诊。多为中等热,时有高热,偶有咳

    患儿女,肺无啰音,肝肋下1cm。胸部X线片:右上肺见片状突变阴影,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最适用的方剂是妇人杂病形成的主因有哪些( )《痿论》“各以其时受月”指的是形成肺痿的原因有哪些(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头眩
  • 患儿男,3岁,因“高热伴咳嗽、流涕2d”来诊。时诉肌痛,排粪次数

    患儿男,3岁,因“高热伴咳嗽、流涕2d”来诊。时诉肌痛,排粪次数增多,2~3次/d,稀糊状,无脓血。所在幼儿园内有儿童出现类似症状。查体:咽部轻度充血,余末见明显异常。《本神》说“意有所存谓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
  • 《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风寒外束,经气不舒"是以下何证的病机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的含义是( )少阴寒化证的辨证
  • 下列以栝楼根入药的是哪些方剂( )

    下列以栝楼根入药的是哪些方剂( )按《灵枢·水胀》所述,随手而起#津液之府 水脏 州都之官# 受盛之官 决渎之官心下痞硬# 干呕心烦 下利不止# 滑脱不禁# 小便短少#清者为营,卫在脉外 营卫二气五十度而复大会 营气者,
  • 4个月零22天女性患儿,因发现面色苍白3个月入院,无出血倾向,无

    4个月零22天女性患儿,因发现面色苍白3个月入院,无发热,无尿色明显加深,无皮疹。面色苍白逐渐加重,输血后短暂面色红润,很快又苍白。病后曾服用“补血药”治疗病情无好转。体检:生长发育尚好,肝肋下3cm,无皮疹及黄疸。
  • 5岁患儿,发现心脏杂音,唇发绀4年余,活动后突然昏厥、抽搐、神

    5岁患儿,发现心脏杂音,唇发绀4年余,活动后突然昏厥、抽搐、神志不清,听诊心脏未闻及杂音,P2明显减弱。《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素问·痹论》提到胞痹的症状有( )下列哪些是《灵枢·本藏》所言卫
  • 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其功用是( )伏暑初起可见( )乌梅丸主方含义包括( )吴又可对瘟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春温的诊断要点中,不妥当的是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下列不是
1806条 1 2 ... 13 14 15 16 17 18 19 ...
考试资料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