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电镜下T细胞急淋的原始淋巴细胞表面结构特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是高而窄的嵴样突起
相对光滑或出现短微绒毛
出现长而多的微绒毛
表面主要呈光滑型#
以上都不是细胞减少
血沉快
高热持续不退
异常组
- 区分全自动与半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标准之一是能否自动混匀标本
能否自动进行血液稀释#
能否自动打印结果
能否自动分析结果
能否进行细胞分类
- 错误的说法是能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脂蛋白的方法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没有被ICSH列入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价内容的指标是关于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报告单位Bethesda,一个该单位相当于斑点
- 易在血液制品中生长繁殖而导致医院输血感染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
斯氏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荧光假单胞菌可在冰箱储存的血及血液制品中生长繁殖,故输血科应予以重视,避免该菌污染引起的
- 尿液检验结果:浅红色、蛋白(++),红细胞(+++),白细胞2~4个/HP,粗颗粒管型1~2个/LP,透明管型1~2个/LP,红细胞管型0~1个/LP,其最可能的诊断是以下关于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因子的步骤描述错误的是免疫电泳常
- 有关血液触变性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即血液的流变特性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现象与红细胞在流动中的分散与聚集有关
它发生在高切变率下#
黏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被称为时间依赖性
切变率恒定时,血液黏度随时间
- 纤溶酶的生理作用是下列不应作为观察骨髓穿刺是否成功的指标有裂解纤维蛋白原#
裂解纤维蛋白#
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灭活补体#
可将谷氨酸纤溶酶原转变成赖氨酸纤溶酶原#可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
- 关于红细胞平均指数,正确的叙述是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凝血过程DNA合成障碍性贫血包括MCH是指平均每升RBC所含的Hb浓度
MCV是指每个RBC的平均体积#
MCHC是指每个RBC的平均Hb量
MCHC单位为pg/fl
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指数都
- 属于珠蛋白合成减少的贫血是出血性疾病包括以下方面异常,除外原始细胞的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能被氟化钠(NaF)抑制的疾病是不利于红细胞形成缗钱状排列的血浆内的物质是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症使血小板表面缺乏什么凝血因
- 关于组建临床检验中心,负责临床实验室管理说法错误的是关于实验室认可和质量体系认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1981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
1980年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已开
- 下列哪项不属于纤溶酶的生理作用裂解纤维蛋白原
裂解纤维蛋白
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灭活蛋白C#
水解补体纤溶酶(PL)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作用如下: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多种凝血因子Ⅴ、Ⅷ、Ⅹ、Ⅶ、Ⅺ、Ⅱ等;使
-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的疾病是关于AMLM3正确的是女性,26岁。被人送入医院时已昏迷,口吐白沫,并呼出大蒜样臭味。体检:神志不清,瞳孔1mm,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为明确昏迷原因,最快的辅助检查项目
-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由逆转录病毒感染所致
常有骨质损坏
起病后迅速恶化
黏膜出血较常见#
以上都不对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又称巨球蛋白血症,系分泌大量单克隆IgM(巨球蛋白)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常累及B细
- 诊断溶血性疾病的必需条件是:患者,女,34岁。查体:消瘦,贫血貌,易患感冒。外周血检查结果:MCV75fl,MCH26pg,MCHC332g9/L,RDW17.5%,WBC及DC正常。该患者贫血属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
贫血
网织红细胞增高#
血清
- 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葡萄糖( )某患者APTT为52s/35s,5天,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正常,原虫等感染引起的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混合后离心1分钟促进凝集。如果
- 有关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激活NK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是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00天
正常成人红细胞来自骨髓和脾脏
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
正常红细胞膜表面带正电荷
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IL-2、IL
- 对GOD-POD法测定血糖的结果无影响的是临床上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特征有( )。其他己糖#
血中还原性物质
血液放置时间
输葡萄糖液体时同侧取血
试剂的质量近期有服药史#
包括免疫复合物、药物吸
- 不符合原始红细胞特点的是胞体大,可见瘤状突起
染色质呈颗粒状
核仁大,界限不清
胞质呈均匀淡蓝色#
核质比大
- 外周血象中出现哪种情况提示疾病进入恢复期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为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
- 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严重肝脏疾病时,可出现临床有贫血、脾大及反复感染
全血细胞减少
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典型的多毛细胞,ACP染色阳性,且不被酒石酸抑制#
骨髓干抽
免疫表型检查厌食
骨折
关节畸形
- 需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鉴别的疾病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脾肿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甲亢
- 嗜碱性粒细胞的嗜碱性颗粒中含有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组胺,肝素,溶酶体
组胺,肝素,快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慢反应物质,肝素,溶酶体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组胺
- 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细胞外铁
铁粒幼红细胞
铁粒红细胞
环铁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环铁幼粒细胞:粗大深染的铁颗粒围绕胞核,呈环状分布6个以上,并环绕核半周及以上。
- 下列哪些因子为抗凝血酶Ⅲ所能灭活( )2008年WHO关于霍奇金淋巴瘤(HL)分型中,不属于经典型HL的是因子Ⅺa
因子Ⅻa
因子Ⅸa
因子Ⅹa
以上都是#淋巴细胞丰富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混合细胞型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硬化型
- 婴幼儿毛细管采血多采用手指
颈静脉
耳垂
足跟部#
股静脉本题考查血标本的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多用手指和耳垂;婴幼儿多用大趾或足跟部。
- 下列哪一疾病的确诊主要依靠淋巴结病理活检如要输注血浆量最少的血液,可选用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淋巴瘤#
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
毛细胞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冷冻红细胞
以上均不可
以上均可霍奇金
- 关于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柴捆细胞易见于白细胞显著增高-红细胞计数
有核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蛋白-血细胞计数
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计数
冷球蛋白-影响红细胞计数M1
M2
M3#
M5
ALL
- 用改良Neubauer计数板计数细胞时,对压线细胞应遵循的计数原则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致死原因为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与Hb浓度间的关系为数上下,不数左右
数左右,不数上下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 影响免疫浊度测定的因素,不包括抗原与抗体的比例
温度
盐浓度
抗体的质量
增强剂#增强剂可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但不是影响免疫浊度测定的因素。其他选项为影响抗原-抗体结合与否及复合物形成的量的多少的因素,影响
- 表面出现一奶油样层,而下层清亮,可认为病人属于1940年用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家兔发现了Rh血型的人是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Ⅰ型高脂血症#
Ⅲ型高脂血症
Ⅴ型高脂血症
Ⅱ型高脂血症
Ⅳ型高脂血症Lvine
Landsteiner和Wiene
- 不能产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原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有急性DIC患者常出现细菌
螺旋体
可溶性抗原#
绵羊红细胞
抗原致敏的载体颗粒核染色质致密、分布不均匀#
核膜不清楚
糖原染色多为阳性#
白血病
- 最早在临床检验领域建立室内质量控制图的人是抗凝药物治疗中对肝素的监测首选指标是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常用的方法是为了确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是Belk和Sunderman
Levey和Jennings#
J.O.Westgard
T.P
- 恶性组织细胞病常需要与下列哪些疾病加以鉴别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急性白血病#
- 哪种药物可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链激酶
尿激酶
- 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该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白血病#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 下列HBV血清学标志物提示血液传染性高的模式是下列属于“骨髓象”一栏填写的内容有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
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
HBsAg(-);抗HBs(+);抗HBc(
- 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20%
30%~40%
40%~50%
60%~70%#
80%~90%T细胞在外周血中含量最多,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0%~70%,在胸导管中则高达95%以上。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RA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
RAEB以贫血为主,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
RAEB骨髓中原始细胞20%~30%
RAEBT全血细胞减少的进程缓慢
CMML的Ph染色体阳性
- 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征的是易骨折
血小板显著增多#
呼吸困难
脾肿大#
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
- 在我国,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传播媒介主要为下列哪一种昆虫( )虱子
跳蚤
蚊子
螨
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以非洲和亚洲眼蜱为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以农畜和野生动物为自然宿主,其中最主要的是羊。